You are here

枫叶之都同庆孔院日

——记魁北克孔子学院9月27日的庆祝活动

       秋风送爽的9月,美丽的枫叶之国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火红的季节。在这漫山遍野火红的金秋,全球升温的汉语热也同样点燃了魁北克人民的热情。9月27日,正值首家孔子学院落成10周年的庆典,全球超过1000所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共同迎来了首个“孔子学院日”。中国现任两位领导习近平、李克强均致信表达了对孔院十年的祝贺和问候。

       魁北克孔子学院经过精心的筹备,也在“孔院日”上“重拳出击”,献上了两台大戏。其中《祖国你好》文艺演出当日在魁北克大学剧院隆重上演,800多名观众到场欣赏;中国驻蒙特利尔总领事赵江平到场观看演出并向“孔子学院日”的活动致以热烈的祝贺,她还强调了魁北克孔院在当地推广中国文化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为魁北克孔子学院为中加人民加深了解架起了桥梁。而在道森学院本部,魁北克孔院则着力推出了一整天的文艺活动,包括“丝绸之路”音乐会、书画展示、中国文化知识竞答、乒乓球挑战赛等,从上午10点至下午16点,吸引了50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

       成立于2007年的魁北克孔子学院,立足华人社区,服务本地学院和社区已有7年的历史。在这7年的时间里,作为加拿大法语地区魁北克省唯一一家孔子学院,我们坚持教授中国语言,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加两国之间的互相了解,更是推广了从政要到民众各个层面的相互沟通,起到了作为连接中加两国纽带的坚实作用。

        就拿这次活动中的“丝绸之路”主题音乐会来说,它可以让大家对孔子学院的工作方向管中窥豹。丝绸之路作为中西交流曾经的经济动脉,自汉武帝时代起就已经成为自西安至波斯的一条贸易通道。此次孔院邀请了本地华人乐队“31弦”乐队,通过古筝、琵琶;小提琴、吉他这样中的西各两种乐器的组合,演绎了江南小调“茉莉花”和充满部族拜火风情的“彝族舞曲”,再西出阳关,迎来满面翠丽的“新疆之春”,直到阿拉伯舞曲,欧罗巴圣歌,最后在魁北克传统民

       “Dégénération”欢快的节奏中结束。在乐曲的映衬和PPT的辅助理解下,观众们一路细心了解、体会了中国文化西渐的过程。乐器的融合,乐曲本身的融合,表现手法的融合,主题的融合,四个融合都集中在一个更大的融合——文化的融合中。而正是这样的融合,充分表现出了从陌生到认识,再到了解和熟悉的全过程,络绎不绝的千年丝路既验证了这个过程,也给予了我们这样的提示。孔子学院作为一个在魁北克展示中国的窗口,既向魁北克传播中国文化、语言,同时也反过来向中国介绍加拿大和魁北克文化。就如同漫长的丝路一样,来往的人多了,自然走出了路,诞生了友谊,萌发了机遇。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良性因子,在加强中加两国的联系上,这些良性因子激发了两国的活力。

       这次的“孔院日”活动,与其说是一场文化展示活动,倒不如说是回馈社会的一个方式。两场免费的音乐会,都吸引了满满一堂年龄各异,肤色不同的听众们。剪纸、书画展示活动中,经验丰富的艺术家们三刀两画就勾勒出双喜、墨竹等精美的艺术品,他们精湛的技艺使来访者赞叹不绝。中午的乒乓球挑战赛上,黄色的小球上下翻飞,台边汗水挥洒成雨,充满着对力量、技巧的赞誉和崇敬,也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与成就。而通过中国文化知识竞答来了解中国,中国的形象不再是媒体上可恶可憎的“社会主义国家”。孔院不但将纸扇、中国结等各种小礼品倾囊相授,更是送出了3个免费一年中文课程的名额,用来馈赠那些对中国文化怀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

       为了保证这次“孔院日”活动的成功,9月初院里就开会布置分工,开始了紧锣密鼓地准备工作:有人设计广告和展板,有人设计活动细节、有人跟演奏家沟通观看彩排,提出意见。在9月26 号那天下午,大家更是亲力亲为,挂红灯、挂中国结、贴彩纸、安装音响设备等,经过大家的努力,一个普通的大厅立刻变成一个具有浓郁中国气氛、充满喜庆色彩的活动场地。

       持续一天的文艺大餐让来访者感受到了浓浓的诚意,更为今年的首个“孔子学院日”添上了属于魁北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通过这次孔院日活动,会有更多的新朋友走近孔院,老朋友们对中国文化也会有新的理解,我们孔院和观众们都收获了更多的友谊。让我们相约来年再见,相会在下一个隆重欢腾的节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