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cio on
日前,由西藏文联主席扎西达娃领队,《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小说家金宇澄等8名国内著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学者组成的高规格代表团来访蒙城。在魁北克孔子学院荣萌院长以及滑铁卢孔子学院李彦院长的组织陪同下,该访问团参加了白求恩的纪念活动,并于当晚假座魁北克孔院与本埠的文学爱好者们座谈。
代表团一行早些时间访问了奥宾基金会,参加了一个讨论白求恩的圆桌会议。“沿着白求恩的足迹”是一项旨在研究与发现白求恩在当代世界的意义,重新探索与讨论白求恩精神的项目。基金会主席Azez教授动情说,在遥远的中国白求恩家喻户晓,而在他的故乡加拿大,却只有少数人知道他。有着如此伟大事迹的国际主义战士应该被更多人所知,所了解。席间,代表团成员们热情交换了大家对于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的看法,对白求恩作为一个“人”的理解,对国际主义精神意义的诠释等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下午代表团一行又驱车参观了白求恩生前工作过的Sacré-Coeur医院以及蒙特利尔历史中心。Sacré-Coeur医院在1982年以白求恩命名了该院的图书馆,该馆现珍藏了很多关于白求恩的照片以及文本资料。图书馆管理员介绍,白求恩大夫在该院建立了胸外科,他生前发明的几项医疗器具兼具开创性与实用性,看着那些发明于约88年前的珍贵原型器械,访问团成员无不嗟叹白求恩在医学上的成就与天赋。而在历史中心,大家通过了解1940年代纸醉金迷,罪案成灾的蒙特利尔,更是无比感叹在同时代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贡献给异国他乡解放与抗击外侮事业的白求恩,其所具备的国际主义精神超越了时代。
是日晚6:30,在魁北克孔子学院的组织下,代表团成员们在道森学院会议室与本地的文学爱好者们开展了一个亲切的座谈会。能和如此之众的知名作家,编辑,学者们面对面地畅谈文学,就算是在国内也很难遇到这个机会。大家就关心的有关海外文学如何发展、纯文学的趋势、网络时代阅读的经验,网络写作对传统文学的冲击等问题向各位“大家”提问。现场的讨论气氛非常热烈,并在好几处引发了争鸣。在谈到海外文学的发展现况时,《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提到该刊每年约收有7、8篇海外作品,具有鲜明的异国文化交融的特征,也有很多作品描述与反思中国过去的历史历程,表现出了时代的延宕性。世界华文文学协会副会长陆卓宁则表示,海外华人的作品总量也是蔚为可观的,在当前的时代更是要鼓励更为年轻的一代进行创作。《上海文学》副主编,小说家金宇澄席间在谈到现在热门的网络小说时提到,很多优秀的网络作者在创作背后着力于资料收集,整理,使得作品非常饱满。而现如今如此热门的网络作品,其实也是对纯文学的推动进行了一种有益的补充。座谈会不知不觉持续了2个多小时,大家对于这样的近距离交流仿佛有些意犹未尽。魁北克孔院荣萌院长也在会上主动表示,愿意做国内文学媒体与海外文学爱好者、华语写作者之间的桥梁,让大家能够在海外依然享有母语的阅读环境,接触到国内最新的优秀作品,同时又能让国内的文学媒体获得海外来稿,是孔院初衷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欢迎大家通过孔院这个平台保持密切的交流。